《封神》不值得一看吗?
今天来聊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》。
在中国人的心中,《封神演义》是仅次于《西游记》的神话小说,衍生的影视剧有很多,但改编后还不错的电影几乎没有。
(资料图)
九年前,乌尔善凭借《画皮》刷新了华语电影史的票房纪录。那时候的电影市场正是突飞猛进的时候,只要有钱,人人都愿意投资电影市场分得一杯羹。
大好的形势之下,乌尔善筹拍《封神》,斥资三十亿连拍三部。换个时间段,《封神》都不太可能出现,但当时的大环境下,《封神》的出现属于必然。
谁也没有想到,当初的顺风顺水到最后会变得如此尴尬。影视寒冬来得迅猛,电影市场在疫情三年凋敝零落。
《封神》的上映一再被推迟,而更为可怕的是,由神话传说改编的奇幻真人电影已经不再吃香了。太多打着“奇幻巨制”“视效大片”名头的商业魔改大片已经耗尽了大家的期待,现在很多人看到这类电影的第一反应就是快逃。
《封神》的出现就显得不合时宜。
它作为中国电影突飞猛进时代的工业化成果,在电影寒冬几经波折终于上映,在市场趋于理性的现在,执着的讲着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。
电影之外的故事,赋予了《封神》太多意义。
但可以确定的是,作为一部电影,《封神》第一部7.8发评分已经远超预期了。
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》
和大家熟悉的《封神榜》一样,这是一个关于周武王伐纣的故事。
略有不同的是,《封神》的时间线靠前一点。
殷寿(费翔 饰)尚未登基,还没有成为日后的暴君纣王,而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商朝二王子。
姬发(于适 饰)也不是日后替天行道的周武王,他是西伯侯殷昌送到朝歌的质子,是殷寿质子旅的一员。
在征战过程中,殷寿带回了叛臣之女苏妲己(娜然 饰),而妲己被狐妖附体,拥有各种奇异技能。
在苏妲己的帮助下,殷寿的父兄惨死宴席之上,随后他成功登上了王位。
由于殷寿“弑父杀兄”,得位不正,引发了天谴,人间浩劫——
南方瘟疫横行,东方干旱缺水,西岐粮食欠收,北方婴儿出生即死,人口率下降。
那么怎么才能消除天谴呢?
电影直接告诉了观众答案。
那就是殷寿死了。
只要他自焚祭天,就能平息神怒,结束浩劫。
虽然表面上殷寿答应比干和众臣要筑台自焚。但他根本不想死,还想成为全天下的王。
与此同时,为消除天谴,昆仑仙人姜子牙(黄渤 饰)带领哪吒和杨戬携 封神榜下山。
只要把封神榜献给天下共主,打开封神榜,就能解救黎民苍生。
殷寿暴虐,已经不能成为天下共主。姜子牙便把希望放在殷寿的儿子殷郊(陈牧驰 饰)身上。
人界权力之争,仙家下凡相助,妖精暗中作乱,魔家闻风出动。
而随着西伯侯姬昌以及三位诸侯来到朝歌觐见殷寿,局势变得更加混乱......
01
大家提起《封神演义》小说是第一反应是怪力乱神。但不管作者是写历史演绎也好,写神魔鬼怪也好,还是阐述道家思想也好。
《封神演义》有着中国人最朴素的惩恶扬善,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愿望。小说作者的核心思想表达是——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,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。
在位者暴虐无度,草菅人命,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,无力反抗,只能寄希望于神仙救世,明主降临。
《封神演义》是一部明代人写的小说,有着非常明显的现实表达,历史映射,以及作者在思想表达上的时代局限性。
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。
商纣王残暴无度,周武王姬发起兵。牧野之战殷商大败,纣王自焚于鹿台。殷商灭亡,周朝建立。
西周后期,周厉王横征暴敛,周幽王贪淫无道。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,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阳,东周开始。
又经过春秋战国诸侯争霸,最终秦始皇一统天下。秦酷法暴政,只持续了14年到二世就灭亡了......
不仅仅是东周西周,纵观中国历代王朝,无论是秦汉隋唐,还是宋元明清。
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。
从某种意义上看,中国的历史就是在治乱兴衰中不断循环轮回,但却始终难以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。
所以我刚才评价小说的表达思想具有时代局限性的。
渴望一个青天大老爷,期待一个盛世明君,是专属于中国人的美好幻想。
为什么这么说?
因为,人是会变化的,人是靠不住的,人的权力是需要被制约的。
那怎么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?
1945年,著名的爱国人士黄炎培在延安也曾如此发问。
我想。
应该生活在21世纪现代文明中的大家,心中或许都会有正确答案的吧。
不论时间长短,「历史三峡」终必有通过的一日,这是个历史的必然。
你相信吗?
我相信的。
02
当然,以上说的那么多,就有点扯太远了,我们还是说回电影本身。
那么接下来就聊三点。
一是演员。
二是视效。
三是改编。
先说演员。
费翔饰演的殷寿霸气威猛,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姬昌自带历史厚重感。
但黄渤饰演的姜子牙,我感觉是不符合我心目中姜子牙的印象。怎么说呢?就是感觉有点憨,有点出戏,没有那种超然世外的仙风道骨的感觉。
当然还有影片中孔武有力,荷尔蒙爆棚的质子旅;妖媚动人,魅惑人心的苏妲己。
姬发的饰演者于适,殷郊的饰演者陈牧驰,杨戬的饰演者此沙都让人眼前一亮,是让人对他们的演员道路充满期待的新生力量。
娜然饰演的苏妲己单看剧照并不十分出彩,但是动起来魅惑极了,模仿狐的姿态动作极其传神。
而且这版苏妲己的“媚”并不是带着表演痕迹的故意为之,她有种小动物般的纯真,大大方方的舒展身体。
她是清冷的,纯真的、妖媚的,诡异的,易碎的……是美到让人心惊但又琢磨不透的苏妲己。
换做任何人,都很难不为她心动。
而且这里关于苏妲己的改编,是非常聪明和合适的。在以往的影视剧中苏妲己成了“红颜祸水”“女人误国”的代表,把灭族亡国的过错都推卸给了女人。而这段情节改编成了狐狸的报恩,不仅给电影上映后省了口水战,还加了不少好评分数。
视效呈现上,精致的服化道和顶尖的特效技术相得益彰。
外景拍摄小组用一年多的时间外出寻找拍摄场地,还在青岛灵山搭建了建地300亩的影棚,尽可能还原气势磅礴的朝歌城。
服化道尽可能仿照殷商历史文物,殷寿的冠冕,哪吒衣服上的花纹,姜王后礼服上的珠宝以及朝歌城那两只饕餮巨兽都极为考究。
饕餮被施法术动起来时的视觉呈现,苏妲己现出原型时的狐妖魅态以及影片开头的冰与火之战,都让人切实感觉到经费没白花。
唯一的遗憾是,第一部作为三部曲的铺垫,战争场景不够多,看起来不够过瘾。如果是后续两部,仙人妖魔大斗法,看起来应该会更震撼。
03
作为一部奇幻电影,电影在此奇幻背景和主题之下,更突出了“人”的特质。
简单来说,这其实还是一个关于人和人性的故事。
殷寿和姬发作为善与恶的代表,他们一开始就是暴君和贤主吗?
答案是否定的。
殷寿曾经征伐叛乱,身先士卒,曾是姬发眼中的大英雄。
但是,殷寿在转变,姬发在觉醒。
殷寿经历了一个隐藏自我到暴露本性的过程,姬发则经历了一个看清真相,寻找自我的过程。
人是流动的,变化的,这才符合人的本性。
《封神演义》原著将纣王设置成受狐妖魅惑的昏君,纣王没有主动性,受女娲指示魅惑殷寿的狐妖,同样没有主动性。
这部电影中,狐妖是为了报恩才决定留在殷寿身边,而殷寿是在得知狐妖的特异技能之后,自愿把狐妖留在了身边。
这样一来,狐妖不再是“红颜祸水”背锅侠,殷寿在作恶的道路上是主动为之,并不无辜。
那么,殷寿是如何成为一代暴君的呢?
在殷寿和姬昌的谈话中,殷寿情急之中吐真言:
“我的父亲又是怎么对我的呢?”
“父亲”,是整部电影的解题关键。
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乃至今天,父系权威根深蒂固。
影片中一直在提到“父亲”的概念,其实不止是姬昌之于姬发生理上的父亲,殷寿之于姬发心理上的父亲,更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。
殷寿作为商朝二王子替父出生入死,讨伐战乱,其父稳坐王位,享受着二儿子的征战成果,而荣华富贵和权力地位却给予了大王子。
在这里,父亲和权力划上了等号。
极度强制的父权制度催生了殷寿的恶欲。
他深谙父权本质,所以更明白如何用这种制度蛊惑人心,让质子旅对自己唯命是从。
在东西南北四大伯侯觐见的时候,他唆使质子们弑杀父亲换取伯侯之位时说:
你们的父亲把最宠爱的儿子留在身边,却把你们送到千里之外,出生入死,所以你们比他们更适合继承他们的位置。
这话恐怕就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。
他被这种心理唤醒了内心的野兽,故技重施也来唤醒别人内心的野兽。
同样的,他违背人伦,弑父弑兄,猜忌儿子,也就看不得别人父子情深。
伯邑考舍身救父,姬发在千钧一发,形势严峻之时仍旧不愿对父亲痛下杀手,这是殷寿内心向往的父子感情。
让姬昌吃下儿子伯邑考尸体所做的肉饼,是他对传统父子伦理最残忍的报复。
当然,原著中姬昌是在明知肉饼是伯邑考的尸身仍忍痛吃了肉饼,被影片改成了更温和的呈现方式,姬昌不知情才吃下肉饼。
殷寿和姬昌在影片中分别代表了两种父亲形象。
殷寿强权压制,姬昌温和教导。
无论是哪种父亲形象都触及到了封建社会的核心,父为子纲,不可动摇。
影片对此进行了深刻呈现,父权倾轧人性,蛊惑人心,当父权和王权划上等号之时,要么如殷寿恶欲无限膨胀,要么如质子旅身陷迷途,冲昏头脑。
但影片借姬昌之口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批判。
“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是谁。”
在这个耳熟能详的传统神话故事中看到这句话,我还是蛮意外的。
这是更具有时代意义的合理改编,值得称赞。
以及还有这句重量级的台词,也请文章看到这里的诸位深思。
你看见的,也许是殷寿想让你看见的。
你相信的,也许是殷寿想让你相信的。
总的来说,《封神》有我预期之外的精彩。
据乌尔善导演说,后两部已经拍摄剪辑完成,如果第一部能回本,明年暑期档我们就有望观看第二部。
大家有时间的话还是去电影院支持一下吧,这部电影的视效还是很适合在大银幕观看的。
小提醒,影片有些情节略微血腥,未成年人谨慎观看。
如果你喜欢文章,就随手点亮“”夸赞一下!